2023年富民縣學焊工證怎么報名?
熔化焊接與熱切割作業(yè)證由應急管理局(原安監(jiān)局)發(fā)證,證書有效期為三年,是焊工作業(yè)人員上崗作業(yè)的必備證書,證書必須在應急管理部特種作業(yè)人員證書信息查詢平臺能查詢到,才算是真實有效的。
報考咨詢:18206863120(微信同號)
報名資料:
1、身份證復印件1份
2、一寸白底照片2張
3、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畢業(yè)證復印件1份
4、個人健康承諾書1份(學校提供,本人簽字)
考試形式:本人參考、單人單桌、分為理論科目和實操科目,滿分均為100分,及格分均為80分。
焊工操作證的考試難度并不大,只要有相應的文化水平且進行相應的培訓、學習和練題,都是可以輕松取得證書的。
焊工學技術課程內容:
第一周:焊工基礎(電焊工安全操作規(guī)范及設備工具的安全使用)手工電弧焊操作技能培訓(例如:手工焊接設備、焊接材料、工具。各種焊接位置的操作技能,單面焊雙面成型技術的操作技巧)。
第二周:氧、乙炔焊接與切割,等離子弧切割(氣焊與切割設備的使用及安全操作規(guī)程),各種厚板、薄板氣焊與切割操作技巧。
第三周:手工鎢極氬弧焊技術(例如:氬弧焊設備及工具的安全使用和安全操作規(guī)程);氬弧焊焊接厚、薄板各種焊接位置的安全操作技巧;常用有色技術材料,例如:鋁合金材料的焊接技巧。
第四周:二氧化碳氣體保護電弧焊技術(例如:二氧化碳焊接設備、設備工具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焊接位置的操作技巧。
除了FSW和FSSW,這些攪拌摩擦焊方法也很硬核 其他摩擦焊
除了常規(guī)FSW及FSSW以外,還有一些其他摩擦焊方法。其中,摩擦鉚接是一種利用鉚釘的旋轉摩擦而實現固相連接的方法,同時保留了傳統(tǒng)鉚接的變形自鎖特性。根據待處理材料的不同,摩擦鉚接可以分為金屬型和非金屬型。兩種摩擦鉚接都是利用摩擦生熱與塑性變形實現連接的。來自奧地利格拉茨科技大學的Cipriano等[1]利用ABAOUS模擬軟件對AA2024-T351鋁合金和聚醚酰亞胺進行了金屬型摩擦鉚接的數值模擬研究。設置鉚釘直徑從最初的5mm增加到6.2mm、7.0mm和9.3mm,分別記為條件1、條件2和條件3。將試驗結果、計算結果和模擬結果進行對比發(fā)現,在不同條件下,三者的溫度變化均具有較高的一致性,如圖1所示。此外,作者還給出了摩擦階段結束時三種條件下的溫度分布和變形情況。 自沖鉚接(Self-PiercingRiveting,SPR)技術是通過液壓缸或伺服電動機提供動力將鉚釘直接壓入待鉚接板材,待鉚接板材與鉚釘在壓力作用下發(fā)生塑性變形,成形后充盈于鉚模之中,從而形成穩(wěn)定連接的一種板材機械連接技術。在自沖鉚接的基礎上,上海交通大學的Li等人[2]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自沖摩擦鉚焊(Friction Self-Piercing Riveting,F-SPR)技術,該技術在傳統(tǒng)自沖鉚接的基礎上引入了攪拌摩擦點焊的思想,即在半空心鉚釘壓入板材過程的同時高速旋轉,通過“摩擦軟化”和“進給頂鍛”兩階段完成整個連接過程,如圖3所示。在摩擦軟化階段,鉚釘高速旋轉產生的摩擦熱軟化金屬,并在板材之間形成固相連接;在進給頂鍛階段,通過鉚釘停轉并快速進給,避免熱量在鉚釘附近過度累積,提升鉚接力、增大機械互鎖,最終實現機械—固相復合連接。 研究人員對SPR和F-SPR工藝在連接鋁合金AA5182-0板材時的工藝特征和接頭性能進行了系統(tǒng)比較。結果表明,由于使用F-SPR技術時產生的摩擦熱可以軟化板材,所以F-SPR工藝與SPR工藝相比在實現相同機械互鎖的前提下鉚接力降低了63%。鉚接力的降低不僅能夠減緩鉚接設備和模具損耗,還有助于提升工藝穩(wěn)定性。此外,SPR過程僅形成了鉚釘與板材間的機械互鎖,而F-SPR過程在鉚釘與板材機械互鎖的基礎上實現了板材與板材之間的固相連接,如圖4所示。在機械—固相復合連接的協(xié)同作用下,F-SPR接頭準靜態(tài)抗剪強度相比于SPR接頭提升了25.1%;F-SPR接頭在105和106疲勞壽命對應的載荷幅值與SPR相比分別提升了18.4%和14.5%。 F-SPR技術已經成功應用于2系、5系、6系、7系鋁合金,鑄造鋁合金、鎂合金等輕金屬,以及工程塑料、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等非金屬材料連接。尤其對于SPR技術認為“不可鉚”的超高強、低延展性輕合金,F-SPR工藝能夠有效解決因材料變形能力差導致的接頭開裂和機械互鎖不足等問題,突破了傳統(tǒng)SPR工藝的性能極限和技術瓶頸。 針對傳統(tǒng)FSW接頭底部溫度較低,塑性變形能力較差等問題,來自中山大學的Hu等[3]以2219-T6鋁合金為研究對象,利用超聲輔助技術對底板進行處理,如圖6所示。結果表明超聲處理后接頭的抗拉強度和伸長率均高于未處理接頭。此外,超聲處理過程對動態(tài)再結晶和沉淀強化起到促進作用。在超聲輔助FSW(UFSW)過程中,半共格θ’相的成核速率和生長速度明顯提高,同時還檢測到高密度的螺旋位錯和棱柱位錯環(huán),這表明空位密度明顯增加。作者首次通過正電子湮滅譜和分子動力學模擬試驗證實了超聲通過降低空位形成能量來誘導FSW中的多余空位?瘴贿w移和凝聚在原有的相界面上,可以減輕共格應變,使析出物快速不受限制地生長,從而促進了沉淀強化。 當FSW的焊接參數不合適時,接頭中容易產生孔洞缺陷。當孔洞缺陷沿焊縫分布時就形成了連續(xù)隧道。受此啟發(fā),攪拌摩擦隧道復合加工技術(Hybrid Friction Stir Channeling,HFSC)得以誕生和發(fā)展。來自芬蘭阿爾托大學的Karvinen等[4]用HFSC技術對8mm厚的AA5083和3mm厚的無氧銅組成的多材料體系進行了加工,其中鋁合金疊放在銅板上方。在無缺陷焊縫的接頭中,位于鋁合金一側產生了寬9.6mm、高3.3mm的大通道。整個接頭的納米壓痕硬度分布如圖7所示(圖中黑色窗口區(qū)為通道,上層為銅板),局部硬度的增加與IMC層的形成有關。 來自圣彼得堡理工大學的Polyakov等人[5]以AA2024-T4鋁合金為研究對象,分析了脈沖攪拌摩擦焊(I-FSW)和高速攪拌摩擦焊(HS-FSW)兩種方法對接頭組織和力學性能的影響,并將其與常規(guī)FSW方法所獲接頭進行對比。結果表明,隨著脈沖參數(振幅和頻率)的變化,接頭的拉伸性能和顯微硬度均有所提高。在HS-FSW過程中,由于熱輸入不足或材料混入不足,導致焊縫區(qū)形成缺陷,如隧道效應和氧化物線。因此,在HS-FSW過程中,改變工具的配置可以有效提高對材料的攪拌作用。 來自日本大阪大學的Liu等[6]研究了Ti-6A1-4V鈦合金與SUS316L不銹鋼的摩擦焊,并對焊接參數進行了優(yōu)化,最終獲得了較好的異種接頭。為了闡明異種合金材料Ti-6A1-4V和SUS316L摩擦焊接頭的連接機理,對接頭的微觀組織演變和力學性能進行了研究。通過改變摩擦壓力,成功降低了焊接溫度,從而抑制了金屬間化合物厚層的形成。但Ti-6A1-4V/SUS316L的機械混合層表現為硬、脆的特征,特別是容易在焊縫邊緣形成裂紋和孔洞,使接頭的力學性能發(fā)生顯著的惡化。機械混合層的形成是由于兩種材料在焊接界面具有較高的升溫速度和剪切變形速度造成的。降低轉速和液態(tài)CO2冷卻被應用在整個處理過程中,可以降低升溫速率及兩種材料之間的剪切變形速度,從而抑制焊接界面邊緣處有害機械混合層的形成,最終獲得了高質量TC4/SUS316L異種材料摩擦焊的接頭。